資陽雁江:老樹嫁接煥柑橘生機 “金剪”傳技啟產業新程
来源:爱游戏体育在线入口 发布时间:2025-04-19 01:20:32
在資陽市雁江區,27萬畝柑橘正經歷著一場“甜美改造”。行走在春日的橘園,嫩綠的新梢在嫁接刀口迸發生機,“金剪子”在枝頭翻飛修整樹形,新質生產力正在這片熱土繁荣生長。
從傳統蜜柑到明星品種“雁媛”,從經驗種植到技術賦能,這個年產46萬噸柑橘的“中國早熟蜜柑之鄉”正打破傳統枷锁,以品種為核、技術為翼、人才為帆,闖出一條產業躍升的“黃金航道”。
在豐裕鎮高洞村的柑橘現代農業園區裡,上一年完结嫁接的80畝“雁媛”新梢已竄至成人高度。果農王治國輕撫嫁接口解釋道:“這是‘高接換種’,保存老樹根系和主枝,隻換上半部分品種,就像給果樹‘換腦袋’。”他死后,成排的柑橘樹呈現獨特景觀——遒勁的老樹干托舉著嫩綠的新枝,似乎在訴說產業的傳承與創新。
這場“橘樹整形術”背面是殘酷的市場倒逼。作為“中國早熟蜜柑之鄉”,雁江區的柑橘種植歷史悠长,憑借當地獨特的氣候與土壤條件,老品種雁江蜜柑在全國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
但隨著市場消費升級與種植技術迭代,雁江的傳統柑橘品種逐漸顯露出品種老化的問題。尤其是在柑橘品種豐富多樣的今日,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雁江的老品種蜜柑逐漸失掉市場競爭優勢,果農們堕入“高產不增收”窘境。
面對品種老化與市場競爭力較弱的雙重夾擊,雁江區直面問題,以區委“三化聯動”戰略為指引,依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方法,選定“雁媛”作為破局利器。這個集抗病性強、甜度高、口感細膩、早熟等優勢的新品種,在2024年試賣中創下每斤10元的高價,畝產值較傳統品種增長近200%。
在躍達家庭農場,20畝“雁媛”已成技術“樣板間”。雁江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藍平算著經濟賬:“傳統蜜柑畝產1.1萬斤至1.2萬斤,按每斤1元的收購價計算,每畝產值僅1萬至1.2萬元不等。‘雁媛’畝產預計3000斤,每斤售價可達10元,每畝能賣3萬元。”
數據對比影响著種植戶神經,他們的種植熱情也被點燃。2024年,雁江區在6個鎮、20個柑橘集合區,採取“統一供给枝條、統一嫁接技術、統一施用有機肥、統一办理技術”的形式,完结“雁媛”品種改进面積累計達4000畝。
假如說品種改进是產業升級的“種子”,那麼技術賦能則是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的“膏壤”。
3月24日的丹山鎮堰塘村,90把修枝剪在晨曦中寒光閃爍。在資陽市雁江蜜柑“金雁剪”修剪技术大賽現場,參賽選手們手起剪落,將枯枝、病害枝等清除去,很快就讓雜亂的樹冠變得錯落有致。隨著此伏彼起的樹枝修剪聲在園中響起,一棵棵柑橘樹在“剪刀手”的修剪下,煥然一新。
這場“田間奧林匹克”是雁江技術攻堅的縮影。2月嫁接培訓、3月管護沟通、修剪大賽......春季的柑橘園變身開放式課堂,為果農帶來了新技術、新期望。
這些技術培訓猶如及時雨,既有專家下沉式指導,更搭建起果農协作沟通的渠道,构成“傳幫帶”的良性循環。
2月28日的嫁接培訓會上,專家手把手演示鋸樁、削芽、纏膜技術,南津鎮種植戶王福軍現場學會嫁接訣竅,當即決定擴種70畝﹔3月12日保和鎮技術沟通會上,種植戶成正儒共享的“通風透光修剪法”,讓迎候鎮果農辛國忠直呼“找到了高產優質的鑰匙”。
春季連續3場技術活動,以“理論+實操+競技”的培訓形式,讓果農技术水平顯著提高,對新品種改进的决心進一步增強,為推動全區柑橘產業升級和雁媛柑橘品種改进供给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和人才保证。
“上一年‘雁媛’已經得到了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本年,更多的柑橘種植戶願意參與‘雁媛’柑橘品種改进。”據藍平介紹,2025年,雁江區“雁媛”柑橘品種面積將新增約1萬畝,產量達到200萬斤左右。計劃至2027年,全區“雁媛”品種推廣面積將達到5萬畝,並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早熟柑橘主產區。
行走在雁江的柑橘園,最動人的不僅是壓彎枝頭的碩果,更是涌動在田間地頭的改造力气。從刀剪相向的品種改进,到薪火相傳的技術攻堅,這裡的新質生產力不是空中樓閣,而是扎根泥土的生長。當花甲老農戴著老花鏡學習嫁接技術,當“雁媛”接穗在老樹上迸發新芽,我們看見:傳統農業的現代化轉型,就藏在這份既敢破敢立、又腳踏實地的前行裡。(陶思懿、朱濤)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